赖清德即将离台,日政府发出警告:若台湾有事,日企只能自己想办法,国台办发声警告

Connor 区块链交易所 2025-07-23 1 0

据环球网消息,台海局势正迎来新一轮紧张时刻。2025年7月中旬,多个关键动向同时浮现:赖清德计划8月窜访中南美洲并"过境"美国,日本政府私下警告在台日企做好"自救"准备,而中国大陆方面则连续发出严厉警告。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,实则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战略图景——台海博弈已进入一个更加微妙的阶段,各方都在为可能出现的变局做着务实准备。

赖清德的出访计划堪称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冒险。据岛内媒体披露,这位台湾地区领导人拟于8月上旬窜访巴拉圭、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三个所谓"邦交国",期间将"过境"美国纽约和达拉斯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有消息称赖清德可能在此行中宣布向美国大规模采购民航客机,并动用所谓的"主权基金"购买美债。这种明显带有"交保护费"性质的操作,暴露出民进党当局"倚美谋独"的急切心态。联合新闻网甚至直言,这相当于为"过境美国"购买高价门票,而台湾民众将成为最终买单者。

赖清德即将离台,日政府发出警告:若台湾有事,日企只能自己想办法,国台办发声警告

中国台湾地区(资料图)

日本政府的反应则更为耐人寻味。7月19日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曝出,日本官员已私下告知在台日企:一旦台海爆发冲突,各企业需自行负责员工撤离,政府无法提供军事支持。这一警告并非临时起意——事实上,自2022年以来,多家日本大型企业就已开始每年举行员工撤离演习。数据显示,2024年日本对台投资暴跌27%,仅4.52亿美元,与2022年17亿美元的峰值形成鲜明对比。约3000家在台日企中,三分之一涉及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领域,它们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。日本政府这种"说一套做一套"的做法,与其政客高喊的"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"形成辛辣讽刺。

中国大陆方面的态度则是一以贯之的明确与坚定。7月16日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,发言人陈斌华严正警告:"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,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、任何形式'过境'窜美。"这番表态直指问题核心——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,任何企图突破这一红线的行为都是徒劳的。针对日企撤资现象,陈斌华则一针见血地指出,民进党当局持续"以武谋独""倚外谋独",必然会影响外资对台湾市场的信心。这种因果关系的明确揭示,让外界看清了台海紧张局势的真正源头。

赖清德即将离台,日政府发出警告:若台湾有事,日企只能自己想办法,国台办发声警告

展开全文

日本首相石破茂(资料图)

值得玩味的是各方的战略算计。日本石破茂政府提前打"预防针"的举动,暴露出其既想配合美国制华战略,又不愿真正卷入冲突的矛盾心态。据参与日企撤离计划的人士透露,"这一场景没有任何自卫队或军事支持",因为根据日本宪法,自卫队海外行动必须获得东道国同意——而中国大陆显然不会在台海问题上给日本开绿灯。与此同时,美国虽然不断敦促盟友明确承诺介入台海,但自身却始终含糊其辞。7月11日《金融时报》就披露,五角大楼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亚明确台海冲突中的角色时,两国代表"集体表示惊讶"。这种"美国点火、盟友灭火"的戏码,正在东亚反复上演。

赖清德当局的冒险行径在岛内也引发广泛忧虑。最新民调显示,对其施政方式不满意度达44.5%,创上任以来新高。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质疑,赖清德不应将"过境"美国作为岛内政治操作的工具。台湾所谓"立委"林德福更尖锐指出,美方一向重视自身利益,赖当局是否在进行不可告人的利益交换?这些质疑声折射出台湾社会对民进党将全岛命运系于"台独"战车上的深切担忧。尤其当日本企业开始"用脚投票",美国又迟迟不给台湾关税优惠时,赖清德所谓"倚美谋独"的战略显得愈发苍白。

赖清德即将离台,日政府发出警告:若台湾有事,日企只能自己想办法,国台办发声警告

中国台湾地区(资料图)

纵观全局,2025年夏天的这场博弈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缩影,而其他各方都在谨慎计算自身利益。日本政府的"企业自救"警告、美国既拉盟友又留退路的操作、中国大陆坚定不移的反"独"立场,共同构成了当前台海局势的多维图景。在这个图景中,赖清德当局的"过境"闹剧不过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政治表演,既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,也扭转不了"台独"注定失败的历史宿命。当外资开始撤离、盟友保持距离时,所谓"国际支持"的泡沫正被现实逐一戳破。或许正如国台办所言,"倚美谋独"终归是枉费心机,而时间,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。

评论